亨通集團,現為中國通信光網、智能電網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國家創新型企業、高科技國際化產業集團。產業遍布國內13個省份、海外11個國家,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全球光纖網絡市場占率超15%,躋身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,全球海洋通信和能源互聯前四強。
作為民營企業的優秀代表,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,亨通集團何以勇立潮頭、矢志創新,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?
破局:篳路藍縷,振青云之志
回顧亨通的發展歷程,在國外技術壟斷、國內技術空白的艱苦條件下,依靠敢為人先、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,歷經上千個日夜的鏖戰,自主研發和掌握了光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——光纖預制棒。在當時,這是全國唯一一個掌握此技術的企業。至此,中國徹底打通了光通信產業的命脈,結束了國外壟斷,讓中國光纖網絡建設成本降低了70%,從此,中國擺脫了光通信發展困局,走向了光纖大國、網絡強國之路。亨通也因此在時代的洪流中走出了一條持續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?!爸袊饫w之父”趙梓森曾盛贊:“亨通為中廣光纖網絡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!”
光棒核心技術的攻破,奠定了亨通在中國乃至在世界光通信領域的地位和話語權,扭轉了國內光棒供應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。然而,亨通并沒有滿足現狀,止步于此,在察覺國外正在研發更新一代的綠色光棒時,在市場和責任面前,亨通選擇了后者。亨通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說:“犧牲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事小,對環境有影響事大,跟不上世界科技前沿的腳步事大?!闭菓{借著這份永不停歇的創新創業腳步,亨通再次踏上了綠色光棒的研發征途。又是上千個日夜的拼搏,亨通再次站在行業科技制高點,成為全球第二、中國第一家擁有綠色光纖材料技術的企業,從全球光通信行業的并跑,進入領跑行列。對此,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評價:“這是國內首創,國際領先!”
轉型:矢志創新,奏發展強音
近幾年,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,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變革的融合興起,亨通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,以數字化升級智能制造、以智能化融合科技創新,推動中國制造不斷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。亨通領先全國同行打造工廠智能化、制造精益化、管理信息化的“三化”企業。如今,伴隨著5G技術、人工智能、數字孿生、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不斷融合,亨通又與時俱進打造“新三化”先進智能制造的升級版,建成首批國家級智能示范工廠、24家省級智能示范車間,形成了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、數字化可視化監造的亨通智能制造先進模式,現今已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示范企業,連接上下游產業鏈企業1500多家,推動更多企業加快向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。
在保持光通信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,亨通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戰略發展空間,不斷開創產業升級、企業轉型的創新發展之路。圍繞光通信全產業鏈應用發展,亨通布局新一代光通信高科技產業,建成國內最早商用的長三角、京津冀量子保密通信環網,提供大數據保密通信服務;領先開發用于大數據中心的高速率、低能耗、低時延的新一代硅光子芯片;將太赫茲技術應用推廣到5G通信網絡,在人工智能、5G網絡、物聯網、智慧城市等領域強化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發應用,規劃籌建國家海洋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、國家級海洋信息物理系統工程研究中心,破解該領域的“卡脖子”問題。
“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,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”,亨通聚焦國內大循環、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,致力打造國際產業鏈、工業鏈、創新鏈自主可控,搶占科技制高點、爭當行業領跑者,實現生產要素的最優化配置。圍繞5G+雙千兆光纖網絡系統,推動全球陸上及海洋信息通信設施建設,持續加快對海洋通信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布局,成功打破歐美對國際海纜通信的長期壟斷,躋身全球海洋通信網絡及超高壓傳輸領域第一梯隊,在全球承建的100多個國際海洋項目,向全球交付海纜里程突破70000公里,為全球海洋通信、海上風電與特高壓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中國方案,貢獻了中國智慧。
如今,亨通的創新已從原來的模仿創新、產品創新,向技術創新、自主創新到系統集成技術創新的跨越,主持參與各類標準制定600多項,擁有授權專利5000多項,其中,1000多項發明專利,專利總數位列全國行業第一。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三等獎,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、二等獎。亨通自主研發的《基于量子通信干線的防泄漏防篡改網絡系統》獲國際電信聯盟信息社會大會中國最高獎,先后建成寧蘇、京雄量子通信保密干線,并在光纖通信、超高壓海纜、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,填補數十項國內空白。相關案例入選國家工業強基、智能制造、綠色制造項目、中國工業大獎、全國質量標桿。相關案例入選《大國重器》、改革開放40年紀錄片《我們一起走過》、中宣部《中國改革開放40年與企業發展》叢書及中宣部核心價值觀微電影《光網絡筑夢人》向全國宣傳推廣,亨通制造成為國際上一張靚麗的中國名片。
鑄魂:黨建賦能,譜時代新篇
在云譎波詭時代大潮中,亨通何以能披荊斬棘,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健康之路?其中少不了“黨建引領,人才賦能”的戰略目光。作為一家創建之初就同步成立黨支部的民營企業,黨建如同血液細胞一般,融入亨通發展的血脈之中,率先在當地成立民企黨委、民企紀委、民企黨校,與黨一起創業、與黨一起奮斗、與黨一起圓夢。多年來,亨通始終堅持黨建與發展雙輪驅動,堅持兩個文明兩手抓兩手硬,落實“一把手抓一把手”黨建責任制,通過建章立制,引領公司上下跟黨走正道、依法守商道、誠信講公道、治理上軌道、發展不偏道,為民企發展把航向、為兩個健康把好脈,充分發揮黨組織凝心聚力主心骨作用,形成統籌型黨委、堡壘型支部、旗幟型黨員黨建格局,讓黨員在企業與員工間架起連心橋,以雁陣式黨建打造一代比一代強的頭雁團隊,以誠信合作廉潔共建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營商環境優化,以“智能化黨建”實現有形有神覆蓋,黨建精神如支流匯入大海,一千名黨員豎起一千面旗幟,匯聚成亨通波瀾壯闊的黨建氣象,詮釋著黨建就是生產力、做細了是凝聚力、做實了是競爭力、做強了是影響力的生動內涵。先后被江蘇省委組織部列為重點聯系三十家大型民企黨委,《人民日報》《求是》雜志曾以“黨旗在非公企業高高飄揚”“黨建強、企業強”報道亨通黨建。2018年,亨通黨建被中央黨校作為非公領域黨建樣本,同時,亨通還被中國浦東干部學院、江蘇省委黨校、蘇州市委組織部列為干部教育、時代教育基地,每年來自全國各地考察交流黨政黨建代表團數萬人次。
黨建強,隊伍強,發展強。亨通堅持“產業發展到哪里,黨組織就建到哪里,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”的理念,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、人才培養、企業文化、和諧共建、社會責任五大工程,形成“車之雙輪、鳥之兩翼”齊頭并進、齊飛共進的融入式民企黨建新格局,讓黨建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,讓黨建工作成為職工思想教育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企業“奮斗為本、貢獻為本、共贏為本”價值觀融為一體,打造企業與員工事業共同體、命運共同體的精神紐帶。2020年,亨通集團成為江蘇省內首家被授予正高職稱評審權的民營企業,自主培養正高、副高級級職稱260余人、中級職稱600余人。先后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、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。亨通集團通過創辦亨通管理學院、工匠學院,擁有了800多名認證講師組成的師資力量,建成涵蓋1100多門課程的培訓體系,每年開設經營國際化、技能工匠培養、經營管理、基層班組建設等課程,培訓超3萬人次。2021年,亨通進入國家首批產教融合型企業行列。憑借高昂的斗志和創造性的勞動,亨通鑄就了一支敢為人先、敢創大業、敢爭一流、敢攀高峰的產業工人隊伍,成為推動集團各項事業發展的主心骨和磅礴動力。同年6月,全國總工會針對亨通集團產改工作專門印發第14期???,并作為全國典型通過全總及工人日報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。
亨通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、國家創新型企業、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、國家工業強基工程企業、中國工業大獎、國家科技進步獎、國家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、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、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狀、全國勞動模范關系和諧企業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、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、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、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中華慈善獎(第六、七、八、十屆)、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、全國“萬企幫萬村”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特別大獎、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社會責任獎、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百強(第3位)等榮譽;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也先后當選十二屆、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,榮獲全國時代楷模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、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最美奮斗者、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、全國勞動模范、全國模范退役軍人、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、全國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、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、全國優秀企業家、中華慈善獎、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、全國慈善會愛心企業家、中國十大慈善家、光彩事業20周年突出貢獻人物、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、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等榮譽。
新華社客戶端江蘇頻道編輯:劉棋尹